- 血液內科
介紹:
北京大學第三醫(yī)院血液內科,在1984年醫(yī)院正式成立各亞科的時候成立,王良緒主任留學回國后成為血液內科的首位主任,同年,經(jīng)衛(wèi)生部批準,正式建立了血液病研究室,擁有獨立的實驗人員,可獨立進行血液骨髓片的檢查。1997年克曉燕教授任血液內科主任,帶領科室在淋巴瘤、骨髓瘤的診斷和治療上居于國內領先水平,建立了多學科合作的淋巴瘤診療平臺。2018年景紅梅教授任血液內科主任,進一步致力于淋巴瘤各亞型的臨床隊列建設研究,提高了總體學科建設。
血液內科現(xiàn)為教育部和醫(yī)院的重點??浦?,2023年度入選國家臨床重點??平ㄔO項目。實際開放床位數(shù)104張,其中骨髓移植床位6張,機場院區(qū)20張。
科室技術力量雄厚,現(xiàn)有醫(yī)護人員及實驗技術人員88人,其中主任醫(yī)師/教授5名,副主任醫(yī)師5名,主治醫(yī)師9名,實驗室人員16名、護理人員48名。
血液內科具有完善的淋巴瘤、骨髓瘤、白血病的診療平臺,每年收治病例5300余人次;大劑量化療、造血干細胞移植及細胞治療是血液內科的特色,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和CART細胞治療,享有較高的聲望。2021年9月成立北醫(yī)三院-藝妙神州CAR-T細胞治療聯(lián)合研發(fā)中心,建立CAR-T細胞種子庫,并開展多項基礎與臨床研究。
已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級基金60余項,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(yōu)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,出版及參編各類著作30余部,發(fā)表論文400余篇,授權專利25項,并完成成果轉化1項。舉辦多次國際研討會及國家級繼續(xù)培訓教育班,已培養(yǎng)碩士及博士研究生近百人次。
血液內科臨床試驗藥物基地是國家血液學的藥物試驗基地,從1980年開始承接各種臨床藥理研究工作,并于1998年被衛(wèi)生部批準為首批臨床藥理基地專業(yè),成為國內首批具有國家級資格認證的能夠進行新藥臨床研究的專業(yè)機構。
近5年共承接臨床藥物試驗168項,其中國際多中心項目39項,國內多中心的臨床試驗中5項為組長單位,涵蓋了血液抗腫瘤、貧血、血小板減少、免疫調節(jié)、抗生素、血液生長因子、細胞治療等多種新藥的臨床研究。覆蓋人群不僅包括淋巴瘤、骨髓瘤、白血病等血液系統(tǒng)腫瘤患者,還包括良性血液疾病以及罕見病等。
近10余年來,接受國際稽查3次,CFDA核查3次,以及各層級檢查數(shù)次,均順利通過,并多次得到肯定。血液內科依托成熟規(guī)范的臨床試驗藥理基地,開展了大量國際、國內多中心臨床試驗,包括許多抗腫瘤新藥的研發(fā),在綜合醫(yī)院血液內科中位居前列。
血液內科既往參與的多項臨床研究藥物目前已獲批上市,造福更多的血液腫瘤患者,比如達雷妥尤單抗、硼替佐米注射液、苯達莫司汀、阿扎胞苷、艾曲泊帕、伊布替尼、澤布替尼、奧托珠單抗、卡非佐米等等。血液內科于2011年參與的“一項在多中心性Castleman’s病受試者中進行的比較CNTO328(抗-IL-6單克隆抗體)聯(lián)合最佳支持治療與單用最佳支持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的隨機、雙盲、安慰劑對照研究”為全球入組例數(shù)最多的研究單位,并順利通過了國際稽查。該藥(注射用司妥昔單抗)于2021年12月在中國獲批,用于治療人體免疫缺陷病毒(HIV)陰性和人皰疹病毒8型(HHV-8)陰性的多中心卡斯特曼?。–astleman?。┏扇嘶颊?,是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之一。
2022年04月01日,CDE官網(wǎng)顯示,目前血液內科參研的“上海明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JWCAR029(CD19靶向嵌合原受體T細胞)治療經(jīng)過二線及以上治療的成人復發(fā)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”已納入“突破性療法”,期待未來給更多的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帶來希望。
近5年,血液內科參與撰寫多項指南、規(guī)范及專家共識,參與編撰多部書籍,將臨床經(jīng)驗規(guī)范化,同時提高了學科在業(yè)界的影響力。血液內科通過多年來上述臨床研究工作的開展,進一步提高了血液內科整體的學科競爭力,鞏固了血液內科在血液學界的領先地位。
近年來,血液內科進一步致力于臨床隊列建設研究,對提高總體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目前已建立套細胞淋巴瘤、濾泡性淋巴瘤、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、多發(fā)性骨髓瘤、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/小B細胞淋巴瘤五個大型隊列研究。其中,基于北方地區(qū)19家中心建立套細胞淋巴瘤雙向隊列,已建立840余人的病例數(shù)據(jù)庫及患者標本庫,定期隨訪,維持數(shù)據(jù)庫的最新時效性,目前是我國北方地區(qū)最大最完備的套細胞淋巴瘤數(shù)據(jù)庫,套細胞隊列研究目前已經(jīng)獲得北京大學第三醫(yī)院院內臨床重點項目支持。
在復發(fā)難治套細胞淋巴瘤方便牽頭并參與9項臨床研究,獲得7項國家、省部級等基金項目支持。濾泡性淋巴瘤隊列研究,目前包括了3家中心,共納入600余例患者,目前進行臨床模型分析及分子生物學分析,構建成立濾泡性淋巴瘤的患教群,參與多項濾泡性淋巴瘤的臨床研究。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為臨床高度侵襲性腫瘤預后極差,成人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最佳治療方式尚不明確,目前已建立多中心隊列研究,探討成人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最佳治療方式,在復發(fā)難治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中牽頭前瞻性臨床研究探討新的挽救治療方案。
骨髓瘤隊列研究由血液內科和骨科共同建立,是院內多學科MDT的典型隊列,定期進行MDT活動,分析具體病例,促進診治水平提高及學科發(fā)展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/小B細胞淋巴瘤具有惰性的臨床進程,新藥時代去化療的治療模式引領了全新的治療理念,更多地患者在門診完成診療,門診隊列的建立和隨訪促進了患者診療的全流程管理。通過隊列建設,構建亞學科專業(yè)方向,進一步提升對該亞型疾病的深入理解,對于提高整體學科競爭力具有極大幫助與促進作用。
- 推薦專家更多
專家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