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聲明: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,為了保護患者隱私,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)
摘要:患者自述3天前,突然無明顯誘因出現(xiàn)咳嗽、咳黃色膿痰、咽痛的癥狀,測得體溫為37.6℃,自行服用退燒藥物后,治療效果不明顯,因此來到醫(yī)院進行診治。經過中醫(yī)辨證后,該患者被診斷為風熱犯肺證導致的咳嗽,予以藥物以及中醫(yī)理療的治療方案,患者的疾病已經治愈,咳嗽、咽痛、咳黃色膿痰、發(fā)熱的癥狀消失。
【基本信息】女、33歲
【疾病類型】風熱犯肺證
【就診醫(yī)院】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西苑醫(yī)院
【就診時間】2020年8月
【治療方案】口服藥物治療(銀翹散加減、甘桔湯)+中醫(yī)理療(拔罐、針刺)
【治療周期】6天,不適隨診
【治療效果】疾病已經治愈,咳嗽、咽痛、咳黃色膿痰、發(fā)熱的癥狀消失
一、初次面診
患者王女士,33歲,自述3天前出現(xiàn)無明顯誘因的咳嗽、咳黃色膿痰、咽痛的癥狀,感覺身上發(fā)熱,測量的體溫結果為37.6℃,自述在家里服用藥物(具體藥物名稱、劑量不詳),服藥后療效不明顯,且患者沒有藥物過敏史或手術史,也不伴有高血壓、心臟病等疾病,既往體健。
為患者進行查體,可見患者體溫為37.9℃,患者舌尖紅苔薄黃、脈浮數(shù),綜合患者的體征、不適癥狀,CT結果正常,排除肺炎后,診斷為風熱犯肺證導致的咳嗽。
二、治療經過
告知患者其病情具體情況,對其解釋近期表現(xiàn)出的咳嗽、咽痛、咳黃色膿痰、發(fā)熱等癥狀,是由于肺臟被外來熱邪侵,肺氣失宣所致,應及時進行清熱、解毒以及調理肺臟,患者聽后表示會積極配合治療。
于是為患者開具中成藥物,包括銀翹散加減、甘桔湯,這兩種藥物均有清熱、瀉火、清肺的功效,可有助于將肺臟內的熱邪祛除,并調理肺臟。另外,將三菱針消毒后,在患者的大椎穴、合谷穴、肺俞穴、尺澤穴等穴位處進行針刺,并在大椎穴處拔罐,從而達到瀉肺熱的目的。
三、治療效果
院內治療第2天,患者自述咳嗽、咽痛、咳黃色膿痰的癥狀有所減輕,測量其體溫為36.9℃,此時體溫已恢復正常,患者也未見其他不良癥狀,繼續(xù)予以清熱類藥物以及中醫(yī)理療的治療方案。院內治療第6天,測量其體溫為36.6℃,體溫正常,咳嗽、咽痛、咳黃色膿痰的癥狀消失,患者神志清、精神狀態(tài)良好,飲食以及二便均正常,患者的脈象轉為平脈,觀其舌,可見淡紅舌、薄白苔,舌色、脈象均恢復正常,遂出院。
四、注意事項
看到患者健健康康出院,我的心里也感到十分欣慰。為了患者的身體健康,出院時反復叮囑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:
1、生活中可適當多喝溫水,根據(jù)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物,以免受涼而使得身體變得虛弱,進而增加外邪侵入體內的幾率;
2、回家后若發(fā)現(xiàn)自身再次有咳嗽、發(fā)熱等異常癥狀,應立即就醫(yī)診治,結合病證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
五、個人感悟
本次病例中的患者,在患有風熱犯肺證的初期,感到發(fā)熱后自行服用退燒藥物,不過癥狀未見明顯緩解,是因退燒藥物僅為對癥治療,并未將患者體內的熱邪祛除,從這里可以看出疾病對因治療的重要性。另外,若在平時發(fā)現(xiàn)自身存在明顯不良癥狀后,應及時就醫(yī)進行咨詢、治療,能優(yōu)先避免誤診或藥不對證,進而盡快減輕自身因疾病帶來的不適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