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聲明: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,為了保護患者隱私,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)
摘要:本病例為一位中老年女性,既往右下肢靜脈顯露5年,1個月前出現下肢血管處紅腫疼痛。經過細致查體,結合下肢靜脈超聲、凝血功能等檢查,確診為血栓性淺靜脈炎。給予抗凝、消炎等治療10天后,患者紅腫、疼痛癥狀明顯緩解,皮溫正常,囑患者炎癥消退后3個月來院手術。
【基本信息】女、61歲
【疾病類型】血栓性淺靜脈炎
【就診醫(yī)院】遼寧省人民醫(yī)院
【就診時間】2022年5月
【治療方案】藥物治療(低分子量肝素鈉注射液、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、地佐辛注射液、鹽酸罌粟堿注射液、邁之靈片)
【治療周期】住院治療10天,3個月后手術治療
【治療效果】紅腫疼痛癥狀明顯緩解
一、初次面診
一位61歲中老年女性患者來科室就診,主訴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下肢靜脈顯露,活動后加重,平臥后緩解,1個月前自覺右下肢小腿血管處紅腫疼痛,無法行走,自服止疼藥、抗炎藥未見明顯緩解,飲食尚可,睡眠較差,二便如常,體重無明顯減輕,既往健康。給患者查體發(fā)現右下肢小腿散在皮膚紅,皮溫高,脛前指壓痕陽性,腓腸肌握痛陰性,雙側足背動脈可觸及,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尚可。隨后進行超聲檢查,提示右側股靜脈反流,右小腿淺靜脈炎,血栓形成不除外,因此初步診斷為血栓性淺靜脈炎,建議患者住院治療。
二、治療經過
入院后給患者常規(guī)行血生化檢查,血常規(guī)未見明顯異常,凝血功能提示纖維蛋白原3.61g/L(正常值1.8-3.5g/L),因此確診為血栓性淺靜脈炎。本病與多年的靜脈曲張有關,但目前屬于炎癥急性期,貿然手術容易造成切口不愈合,因此綜合評估病情后,建議患者此次住院以抗凝、抗炎、消腫為主,待急性炎癥退去,3個月后復查時再行靜脈曲張手術治療。隨后給予患者低分子量肝素鈉注射液抗凝,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抗炎,地佐辛注射液止疼,鹽酸罌粟堿注射液擴血管,口服邁之靈片促進靜脈回流。
三、治療效果
經過藥物的聯合治療,患者3天后癥狀有所緩解,1周后癥狀明顯緩解,用藥10天后疼痛癥狀消失,皮溫恢復正常,按之輕壓痛,患者下地行走后雖有輕微不適,但疼痛可忍受,治療效果較好,隨后準予患者出院 。囑患者3個月后來院復查,并進行靜脈曲張手術治療。
四、注意事項
很欣慰患者在藥物的聯合治療下,病情得以恢復。但患者出院時要注意以下事項:
1、血栓性淺靜脈炎多數是由于靜脈曲張造成,疾病有反復的特點,因此出院后患者依然需要注意避免久坐久立,休息時把腿墊高,在口服邁之靈片促進靜脈回流的時候一定要遵醫(yī)囑,按時復查;
2、患者急性期炎癥消退后,為避免病情反復發(fā)作,如果身體條件允許,建議早日行靜脈曲張手術治療,不要拖延而導致疾病加重。
五、個人感悟
下肢的血栓性淺靜脈炎多是靜脈曲張、靜脈功能不全造成,通常會導致紅腫、疼痛等癥狀,因此,建議炎癥急性期要及時進行抗炎、止疼、促進靜脈回流等對癥治療。通常經過對癥治療,就如同本文中患者一樣,癥狀可以得到明顯改善。為避免疾病反復,甚至誘發(fā)深靜脈血栓形成,建議擇期進行手術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