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視頻-文章-語音
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怎么回事
2023-07-10 05:48:30閱讀:-
手機瀏覽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(xù)觀看
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怎么回事
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,與細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關。中性粒細胞百分比,是指中性粒細胞數(shù)量在白細胞總數(shù)里占的百分比。如果只是單純的輕度偏低,大多無實際臨床意義,如果伴隨其他癥狀,則考慮和感染、脾功能亢進、免疫病、血液病等因素相關。
1、感染:某些病毒感染,例如流感病毒感染、麻疹病毒、風疹病毒;或者某些細菌感染,常見的如傷寒桿菌、副傷寒桿菌,以及比較嚴重的結核,如粟粒性肺結核等,這些感染都可以引起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較低;
2、脾功能亢進:各種原因導致的脾大,可以出現(xiàn)脾功能亢進,破壞白細胞和血小板,常常表現(xiàn)為中性粒細胞的下降;
3、免疫?。?/strong>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,比如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本身產生針對白細胞的自身抗體可以導致白細胞的破壞,使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處于偏低水平;
4、血液?。?/strong>血液系統(tǒng)的疾病,比如再生障礙性貧血,會表現(xiàn)為中性粒細胞明顯的下降。嗜血細胞綜合征、淋巴瘤等一些惡性疾病,也可能會出現(xiàn)中性粒細胞百分比為偏低狀態(tài);
此外,一些抗生素、解熱鎮(zhèn)痛藥、抗甲狀腺藥物或化療藥物,也會導致患者這一情況,但停藥后一般多數(shù)會恢復。而長期接觸X射線、鉛、汞等有害物質,或者癌癥患者進行放療,都可能會導致這一現(xiàn)象。
分享:
感染內科醫(yī)生推薦
相關推薦
沒有更多了